教育兒童就是教育自己
耿玉苗,國家級首批課改先進實驗教師,教育部“國培計劃”班主任培訓一線專家,吉林省小學語文學科骨干教師。從教12年,堅持每天寫教育日記,記錄個人的成長。
蘇格拉底說:“有夢想就有希望。”
我說:“有希望,就有更好的未來!”
2013年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吉林大學附屬中學小學部“苗苗英才班”召開了“中國夢,我的夢”主題班會。班里45個00后孩子都說出了自己的夢想:建筑師、外交官、教師、航天員、數(shù)學家……夢想讓整個教室閃亮!
作為這個班的班主任。我也有一個夢想:成為一名科研型、專家型教師,成就更好的班級,成就更好的自己,讓每一個學生遇見幸福的未來,找到更好的自己。
自2001年春初登講臺至今,我已經(jīng)在教書育人的路上行走了12年。12年耕耘、12年辛勞,一群天真的孩子見證了我的成長與成熟,一個個跟教育有關的故事把過去的12年光陰裝點得熠熠生輝、美麗異常!我知道夢想照進現(xiàn)實,勤奮、努力、閱讀、思考才是丈量奮斗之路的最佳尺度,擺渡于現(xiàn)實與夢想之間的小舟上,生命必然承載凄風苦雨、挫折磨難。
用閱讀提拔自己的靈魂
讀書是教師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可以說教師的專業(yè)底氣是讀出來的。我讀人物傳記,從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找到前進的勇氣和力量;讀古今中外教育專著,擁有厚重的理論積淀,讓自己的教育實踐不再盲目;讀兒童文學名著,永葆一顆寶貴的童心,能夠和孩子們始終面對同一個方向,一同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和諧之美。我讀《窗邊的小豆豆》、《故事知道該怎么辦》、《與孩子共處的八年》,讀杜威、蘇霍姆林斯基、洛克、蒙臺梭利,讀中國詩詞、世界名著、哲學、美學、兒童心理學……我每日懷著朝圣的心情沐浴書香,體驗生命拔節(jié)的幸福。讀書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就如同心底里有一片陽光,站在陽光里,心與陽光共同升騰。
12年,讀書筆記我記了幾十本,累計上百萬字。我的讀書學習也實現(xiàn)了從開始的無目的、無計劃到現(xiàn)在的有目的、有計劃的飛躍。有些書比較難懂,一時讀不下去就放一放再讀,反復推敲,甚至要讀上十幾遍才解其中之奧妙。先是云里霧里、山窮水復,堅持下來竟體驗到柳暗花明、峰回路轉的美麗。鉆得進去,才能悟得深刻、走得出來,有效地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讀書、寫作能給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插上騰飛的雙翼。在閱讀的同時,我建立了個人專業(yè)成長博客,堅持每天寫教育日記、教學反思,至今已達200萬字。洋溢著創(chuàng)造才思、流淌著純真情感的文字,常?l(fā)于各級報刊。
閱讀和寫作,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感悟:“愛需要空間和自由。愛花,就讓它在樹上綻放;愛鳥,就讓它自由飛翔;愛魚,就讓它盡情游在水中……孩子,如果我愛你,我愿意給你自由,還你靈魂的歡暢;如果我愛你,我不會讓你折斷夢想的翅膀;如果我愛你,我更喜歡看著你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成長。這是理解,這是尊重,這是愛的最高境界。”
“教育的溫度來自生命對生命的尊重與理解,教育的美感就是心靈與心靈碰撞時產生的那些動人的耐人尋味的旋律,教育的詩意就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過程中的瑣碎情節(jié)。生命本來屬于學生自己,不是教育的副產品。教育者就是給鮮活的生命個體根部培土的人,是給學生成長注入養(yǎng)分的人。”
我不僅讓閱讀成為自己的生命方式,而且引領學生親近書籍。我一直堅持帶領學生誦讀經(jīng)典,分享讀書的快樂。師生共同經(jīng)歷思想與精神的成長,靈魂在圣賢文化的世界穿行。低年級時誦讀《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guī)》、《古詩詞80首》、《中華成語故事》等,領略古詩詞的音樂美、語言美、結構美、意境美、韻律美;高年級時嘗試讀宋詞、背古文、賞名著,在誦讀的過程中走進語言大師的豐富心靈。
班級的品牌讀書活動“主題式閱讀分享會”,引領學生沉浸在書的海洋、書的世界,讀整本的書,讀最美的童話,讀名人故事。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思考、交流、合作。我的班級成了遠近聞名的讀書特色班,曾經(jīng)到各地介紹、分享成功經(jīng)驗。有一次我外出參加培訓,帶班的老師說:“帶這個班是最輕松的,孩子們在班主任缺席的情況下也能進行自我管理。周二下午孩子們自行有秩序地開展閱讀分享活動,整個流程都由學生把握,還能做到有反思、有總結,太震撼了!”
操千曲而后曉聲,持千劍而后識器,聚熒光而成大光明。誦讀經(jīng)典確確實實改變了師生的課堂質量和生活質量。讀經(jīng)誦典,讓師生的心沐浴在智慧的陽光里!
用活動滋養(yǎng)學生的生命
班級活動能夠促進班級良好班風的形成,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促進每一個孩子全面和諧發(fā)展。對于班級特色活動,我一直認為:喜歡就有方法,堅持就有收獲。教育不同于工業(yè)化生產,它的神奇之處就是,結果不會在當下顯現(xiàn),收獲不一定在今天。教育就是在孩子離開你很多年以后,你留給他的那些寶貴的東西。
我的班級活動設計新穎,因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他們樂在其中,收獲著不一樣的成長。班級開發(fā)的游戲活動課程“一分鐘跳繩”、“花樣毽球”、“魔尺魔方變變變”、“巧手折紙”等,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十大魅力男女生評選”讓高年級學生正確看待男女生交往,知道一個人的魅力從何而來;“我們班的絕招秀”給每個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早間新聞播報”讓每個學生成為新聞主播,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看生活,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養(yǎng)花養(yǎng)心”領養(yǎng)植物活動,讓學生們體驗著與花花草草一起成長的快樂與幸福,在給小花小草當“爸媽”的日子里懂得父母的辛勞;別出心裁的生日會上,我會給每個學生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那就是小壽星的生日照和伙伴照,讓他們體會到集體生活的快樂;“愛心獻給自閉癥兒童”義賣活動,鍛煉了學生的社交能力、觀察能力,使他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六一”兒童節(jié);“幫助迷路的鉛筆橡皮找家”、“做個低碳環(huán)保的小學生”,讓學生倍加珍惜身邊的環(huán)境,常懷一顆感恩之心;賽詩會上學生各顯其能,創(chuàng)作的詩歌充滿靈氣;“十大橋梁設計師評選”、“十大導游招聘會”、“我是愛心志愿者”、“我是創(chuàng)意小廚師”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們感受到不同職業(yè)帶來的幸福。
更有特點的是我們的“百家講壇”,它每周一早上晨讀時間進行,學生做“百家講壇”主講嘉賓,分享讀書感悟、學習心得、旅行見聞、生活智慧。他們講的專題內容包羅萬象,如色彩心理學、三國人物介紹、饞貓們吃的技巧、有趣的化學實驗等。“百家講壇”活動中涌現(xiàn)出的優(yōu)秀選手將被推薦到其他班級、其他學校、教育電視臺,與更多的人分享。如今,“百家講壇”活動已經(jīng)得到教育專家的關注,獲省級科研成果一等獎,并在全國科研會議上展出。
在多彩的活動中,學生們學會了創(chuàng)意表達生活,辯證看待成敗,學會了換位思考,懂得了感恩,理解了尊重。教育應該沒有圍墻,教室本就沒有邊界,有學習發(fā)生的地方就是課堂,誰又能否認生活大課堂給予學生的饋贈呢?多一把尺子量學生,你會經(jīng)常有驚喜,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朵花都很美麗。世界上有許多種樹木,有的可以造船,有的可以建房,有的可以燃燒釋放出巨大的熱量,有的雖然什么都不能做,但依然可以快樂成長。班主任投身于教育事業(yè),應從關愛學生的點滴成長開始。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學習不是學生生活的全部,班級應該成為學生放飛夢想的地方,班主任就是那個為學生真誠鼓掌喝彩的人。倘若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我認同感,他就會覺得這間教室是安全的,這里的伙伴是可愛的。個人前進一小步,集體前進一大步。個人的進步就是集體的成功,集體的成功又會促使個體的進步。每個學生成為最棒的自己,班級就是最好的班級。
家長的難題就是課題
教育不是教師一個人的單打獨斗,也不是教師一個人唱的獨角戲。攜手家長,共同育人,才能譜寫和諧育人新篇章。
記得我剛走上班主任工作崗位時,班上一個小男孩在中午放學離校后摔傷了。在我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孩子的爸爸氣沖沖地走進我的辦公室,把我罵了一頓,說我不負責任,說我缺乏經(jīng)驗。我并沒有反駁,等他把話都說完后,我說:“我知道孩子受傷了,你很著急,但這件事情我真的毫不知情。現(xiàn)在先別討論誰是誰非了,孩子在哪兒,趕緊去醫(yī)院。”他爸爸一看,老師都這樣說了,也不好意思再多說。我和孩子的父母一起送孩子去了醫(yī)院。在掛號處我搶著付錢,然后背起孩子上樓看醫(yī)生。孩子的父母終于被感動,他們沒有再抱怨一句,我也沒有因此而覺得委屈。后來,孩子康復出院,我還利用課余時間給孩子補課,家長非常感激。
有兩句名言我特別喜歡,可以用在我跟家長的交往上:“只有真誠才能換來真誠,也只有真誠才能凈化靈魂。”“對有修養(yǎng)的人有修養(yǎng),不是真正的有修養(yǎng);對沒有修養(yǎng)的人有修養(yǎng),才是真的有修養(yǎng)。”
我始終認為:“家長的難題,就是我的課題。”帶班12年,我沒有馬虎應對過一次家長會。家長會前,我會下發(fā)調查問卷和家長會邀請函,了解家長希望在家長會上解決什么問題,孩子最近在家的表現(xiàn)。我會認真看每一張表,精心設計家長會,把家長會變成親子教育講座、家庭教育經(jīng)驗交流會,變成孩子的才藝大比拼、讀書匯報會……家長們在家長會上學會了科學的教育方法,看到了孩子的成長和進步,理解了教師的良苦用心,懂得了“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每次會議都會讓家長有一種受益匪淺的感覺。
在每年一度的“感動我班愛心家長和愛心家庭”評選活動中,我用心為家長們寫頒獎詞,請班里可愛的孩子們做頒獎嘉賓。手捧孩子送上的禮物,聽到一句句真誠的頒獎詞,家長們常常被感動得熱淚盈眶。“愛心媽媽一小時體驗活動”,讓家長走進學校,走進教室,體會教師工作的辛苦與不易,對教育多一分理解,對教師多一分體諒。角色的換位,拉近了家長和教師之間的距離。
尋找屬于自己的關鍵詞
帶班就像學習走路,不能一味邯鄲學步。班主任要形成自己的風格,鑄就屬于自己的品牌。
我多年來一直積極致力于構建獨具特色的班級文化,班級命名為“苗苗英才班”,“用心做事,創(chuàng)造感動”是班級精神文化的核心,“創(chuàng)最好的班級,做最好的自己”是我和我的學生共同追求的目標。
用心做事,創(chuàng)造感動,讓教育擁有溫度。細節(jié)構成教育,細節(jié)成就完美的教育人生。我非常關注細節(jié)教育:每天放學牽著孩子的手走到大門口,把他們交到家長手中。孩子的鞋帶開了,我會蹲下給他系好。課間操的時候下雪了、刮風了,我會把孩子們的帽子一個一個都給戴好。孩子做錯了事情,我會把正確做法告訴他們。孩子取得進步或受了委屈,我永遠向孩子們敞開愛的懷抱……
我努力營造和諧民主寬松的班級氛圍,幫助學生養(yǎng)成受益一生的良好習慣。教育并改變每一個走進教室的學生,引導他們追求真善美。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一個不折不扣的“孩子王”,我每天徜徉于兒童的世界,不僅僅是在教書,更是在用一顆真心教育孩童。我用生命與孩子們對話,尊重、理解、賞識、信任每個孩子,與他們共同編織一段曲調悠揚的生命旋律。這種教育過程本身就是幸福的,它也會讓每個學生在這里收獲幸福。
在我看來,作為一名有追求、有使命、有情懷的教育人,一定要有屬于自己的關鍵詞,比如李鎮(zhèn)西老師的關鍵詞是民主和愛,崔其升校長的關鍵詞是高效課堂……我一直在尋找屬于自己的關鍵詞。雖然,目前我還沒有尋找到,更沒有標注出屬于自己的關鍵詞,但我會一如既往地努力。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